特别鸣谢

8月11日-20日,华夏基金·2021哈佛AUSCR中美学生领袖峰会(Harvard College AUSCR Summit for Young Leaders in China,简称HSYLC)在线上顺利开展。此次峰会聚集了来自天南地北的优秀高中生们以及来自世界名校的青年学者。
在HSYLC缘梦计划的支持下,PEER首次推荐项目合作学校六名学生参与到峰会当中。
会期内,云端迎来了一群身份特殊的空降嘉宾。包括牛津、剑桥、杜克、约翰霍普金斯等世界名校在内的几十所大学招生官齐聚峰会,除了带来HSYLC专场College Fair Info Session,还首次向峰会同学们分享了关于大学调研、专业选择、未来职业发展等一手信息解读。
作者丨胡雅涵
PEER空间项目

PEER项目合作学校推荐六名优秀学生参与到峰会当中。我们期待此次峰会能够让参与的同学与国际青年学者和来自其他区域的高中生进行交流,在感受国际视野的同时也能在有挑战性的项目学习中实现个人成长。
会后,我们收集了同学们的反馈。精彩的会期经历给予了六名同学实现自我成长的契机,也有同学从对比中看到了教育欠发达区域与一线城市的差距,经历了英语学习上的一些困难。但结识新伙伴的过程依然让同学们更加期待有机会线下聚首,也倍加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
峰会中,主办方安排了一系列与优秀学者及同龄海内外高中生的对话论坛。并鼓励同学们在峰会毕业研究项目(Capstone Project)中深耕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将同学们在5天内的完成的研究课题展示在其他人面前,促进HSYLCer和青年学者间以及更大范围的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学术交流。
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视角看一看线上峰会给他们带来了哪些惊喜?
在过去十天又创造了哪些独家回忆?


来自桑植一中的同学小A说
十天的峰会结束了。感谢这个陪伴了我十天的学院。
课程很有趣,活动也很丰富,自己也很投入。但后来因为英语能力不太好,作业有点多,所以有些焦虑,希望快点度过,甚至学院里的一些活动都没参加了,但是到了最后才懂得珍惜,才觉得难忘。
我在这次峰会中学到了知识,交到了朋友,提高了能力。我能勇敢地走过这十天,解决一切困难,我就已经很满足了。在这里感谢陪我走过这十天的老师,助教和学院的伙伴们。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里,我们还能见面。
只是那时的我不再是一个完全听不懂英语研讨课的小子啦!加油!

来自龙胜中学的同学小B说
这次线上学习我的收获很多。
最大的感慨是发达地区的学生的生活真的很精彩。上课讨论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和我一样大的同学,她说今年要开自己的美术工作坊。QQ群里面也能看到很多学其他语种比如西语德语的同学,还有能经常去听现场音乐剧的同学,这些对于我们在县城的高中生都太遥远了。
第一次知道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一些特别课程,去考取国外大学。我真的好羡慕那些很优秀的同学们,以后一定要考到大城市去开阔眼界。
因为是线上教学,虽然效果有限,但是老师们讲的内容都非常精彩,很多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比如职业生涯规划。我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审视了自己现在的情况和未来的理想职业,明白了以后要往什么方向努力。以及凭我的英语水平听课还是比较吃力,要继续努力提升自己。
总而言之,这次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参加线下的峰会!

来自中方一中同学小C说
这次峰会,我最大的收获便是跳出了自己的小世界,认识到了世界的精彩,也为我的前进目标增添了一份动力。
众多大咖的分享拓展了我的思维广度,各个大学的招生官的介绍让我认识到今天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它也让我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真的很感谢PEER,感谢峰会!
峰会嘉宾们聊了些什么?
在此次峰会中,
各路大师嘉宾们金句分享不断。
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金句集锦。
思想史领域具有公众影响力的刘擎老师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
“如果每个瞬间都感觉良好,我们的人生就幸福了吗?”答案当然不是。由此刘擎指出,能否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在于你是否可以讲好关于自己的故事。
时尚运动服饰行业领导者陈暖央说到:
“摆脱容貌焦虑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自信,因为在洒脱自我的心态下装扮自己,你的内心感受是积极向上的,整个人都是舒展且充满力量的。”
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硕士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中古包电商平台“只二”的创始人Norah说到:
“截至目前,如果你还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没关系,target but not aim,把握好自己的大原则和大方向,你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曾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前管理咨询顾问的杨梓梁告诉同学们:
领导力的价值在于影响他人,在前进途中,要懂得利用自己手边的资源,并将其转换为社会价值。
被誉为空中技巧之星的全慧临向同学们讲述了她的成功要素:
苦练、巧练、天分、机遇。
今年3月,一条预告片将国产原创动画《左手上篮》带到了许多青少年面前,填补了国内市场优质体育动漫的空白。作为左手上篮文化创始人的李锦天在峰会掷地有声:
“体育不是一门选修课,而是一门必修课。体育能够弥补我们在课本上可能学不到的团队精神、挫折教育、规则意识。同时,作为地球村的一员,体育发展能够走国门、建立沟通桥梁、增加国家软实力,这也是大国的责任和力量之一。”
徐凯文博士为峰会同学们提供了一些保持心理健康的宝贵建议,并说到:
“我们要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在学习外,为自己的人生找到更大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耶鲁大学法国语言文学系项目主任Ruth Koizim觉得:
语言交流并不仅仅是言语本身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交流。
DB86音乐娱乐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的Gene分享道:
“我们想要去教育、培养、发展下一代的超级DJ巨星,特别是聚焦在中国DJ群体的身上,我们相信通过发展,中国DJ同样能够平等地同其它DJ分享世界舞台”。
现任同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的张伯赓先生认为:
青年学子应当更具有全球视野,了解全球环境、培养前瞻视野、把握最佳机遇并且调整自我、紧随趋势、适应环境,与此同时,青年学子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思维。

勇于挑战不可能、敢于冲破舒适圈。六位同学在这个夏天在披荆斩棘中实现了快速成长,期待他们在未来可以亲手为这场仲夏夜之梦画上圆满句号。
再次感谢哈佛HSLYC峰会为县域学生提供的参与机会!
*部分图片来自公众号 哈佛HSYLC峰会

关于PEER毅恒挚友
PEER毅恒挚友是致力于促进中国城乡教育公平、改善中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发展博雅、人文与素质教育的非营利组织。
截至2021年9月,PEER 在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广西、湖北和吉林的30所初高中累计逾124次服务-学习寒暑期项目和专题项目,短期项目直接服务学生约8000人,参与项目志愿者逾1500人。
自2015年起,PEER 在湖南、广西、贵州的11所中学设立了自主设计的“PEER空间”,围绕中学生成长提供长期支持。每个空间驻扎1-2位长期志愿者,和中学生共同营造学习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
